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
HZGT20203230       
                                                                
中文名称:皇后牌珍珠膏
汉语拼音名:HUANG HOU PAI ZHEN ZHU GAO
【配方成分】
表1  皇后牌珍珠膏
序号 原料中文名称 使用目的
1 溶剂
2 甘油 保湿剂
3 鲸蜡硬脂醇 润肤剂
4 液体石蜡 润肤剂
5 棕榈酸异丙酯 润肤剂
6 PEG-100 硬脂酸酯 乳化剂
甘油硬脂酸酯
7 烟酰胺 祛斑剂
8 甘油硬脂酸酯 乳化剂
9 皮肤调理剂
水解珍珠
苯氧乙醇
丙二醇
羟苯甲酯
乙基己基甘油
羟苯乙酯
10 (日用)香精 芳香剂
11 苯氧乙醇 防腐剂
乙基己基甘油
12 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粉 皮肤调理剂
13 羟苯甲酯 防腐剂
14 卡波姆 增稠剂
15 精氨酸 pH调节剂
16 羟苯丙酯 防腐剂
17 CI 15985 着色剂
18 CI 19140 着色剂
19 焦糖色 着色剂
20 透明质酸钠 保湿剂
21 皮肤调理剂
丙二醇
人工牛黄
苯氧乙醇
乙基己基甘油
22 皮肤调理剂
丙二醇
蛇(SERPENTES SPP.)胆提取物
苯氧乙醇
乙基己基甘油
备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方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不列在标签的成分表中。
【生产工艺】
A相:配方表中第1(原料的87%)、2(原料的50%)、12、13、14、17号原料
B相:配方表中第2(原料的50%)、3、4、5、6、8、16号原料
C相:配方表中第1(原料的13%)、7、9、10、11、15、18、19、20、21、22号原料

称量A相原料到水相锅内, 加热至83-87℃混合均匀,保温备用;称量B相原料到油相锅内,加热至83-87℃混合均匀,保温备用;将A相加入乳化锅,再将B相加入乳化锅,在83-87℃下进行均质乳化;降温至45-55℃,加入C相,均质,抽真空脱泡;降温至37-42℃出料,半成品检测合格后灌装、包装,成品检测合格后入库。
【感官指标】
颜色:姜黄色;性状:细腻膏体;气味:兰花香; 其他:无
【卫生化学指标】
表2 卫生化学指标
检验项目 指标
≤1 mg/kg
铅(以铅计) ≤10 mg/kg
砷(以砷计) ≤2 mg/kg
≤5 mg/kg
二噁烷 ≤30 mg/kg
氢醌 不得检出 mg/kg
苯酚 不得检出 mg/kg
pH值 4.5~7.5
【微生物指标】
表3 微生物指标
检验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 ≤1000 CFU/g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
耐热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g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g
铜绿假单胞菌 不得检出/g
【检验方法】
表4 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卫生化学指标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汞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铅(以铅计)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铅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砷(以砷计)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砷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镉的检验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噁烷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第四章 2.19 第二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pH值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pH的检验方法 稀释法
氢醌,苯酚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氢醌、苯酚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耐热大肠菌群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使用方法】
早晚二次,洁肤后取本品适量均匀涂抹于面部、颈部,并略加按摩,效果更佳。
注意事项:
使用后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
【贮存条件】
存放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保质期】
本产品保质期为 3 年 标注格式为: 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备注:标签或说明书中有关使用方法、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的标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