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化妆品产品技术要求
HZGT20140031       
                                                                
中文名称:兰亭嫩白祛斑霜
汉语拼音名:LAN TING NEN BAI QU BAN SHUANG
【配方成分】
表1  配方
序号 原料中文名称 使用目的
1 溶剂
2 甘油 保湿剂
3 鲸蜡醇 助乳化剂
4 角鲨烷 润肤剂
5 甘油硬脂酸酯 乳化剂
6 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汁 皮肤调理剂
山梨酸钾
柠檬酸
苯甲酸钠
7 β-葡聚糖 润肤剂
8 熊果苷 祛斑剂
9 抗坏血酸(维生素C) 美白剂
10 曲酸 祛斑剂
11 皮肤调理剂
丁二醇
奥氏海藻(CLADOSIPHON OKAMURANUS)提取物
12 生育酚(维生素E) 抗氧化剂
13 水杨酸 皮肤调理剂
14 山梨酸钾 防腐剂
15 香精 芳香剂
16 山梨酸 防腐剂
备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配方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不列在标签的成分表中。
【生产工艺】
1、用少量水分别将D、E和F相原料溶解,待用;
2、将A相原料加入水相锅,搅拌并加热至85℃,使之充分溶匀;
3、将B相原料加入油相锅,搅拌并加热至85℃,使之充分混合;
4、先将水相锅内A相物质抽到真空乳化机,开动搅拌锅,保持适当转速,然后将B相物质抽到真空乳化机,搅拌并保温均质10分钟(真空乳化),然后加入C相原料,搅拌均质5钟,乳化过程中保持温度在80~85℃之间;
5、搅拌降温,冷却至45℃时,加入预先溶好的D、E和F相原料;
6、冷却至40℃,加入G相原料,然后至少搅拌30分钟;
7、出料,静置;
8、检验合格后,灌装,包装,喷码,检验合格后,入库。

A相原料:水、甘油
B相原料:鲸蜡醇、角鲨烷、甘油硬脂酸酯
C相原料:水杨酸、曲酸
D相原料:熊果苷、抗坏血酸(维生素C)、
E相原料: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叶汁/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柠檬酸、β-葡聚糖、奥氏海藻(CLADOSIPHON OKAMURANUS)提取物/水/丁二醇
F相原料:山梨酸钾、山梨酸
G相原料:香精、生育酚(维生素E)
【感官指标】
颜色:白色;性状:膏体;气味:有香味(花香); 其他:无
【卫生化学指标】
表2 卫生化学指标
检验项目 指标
≤1 mg/kg
铅(以铅计) ≤10 mg/kg
砷(以砷计) ≤2 mg/kg
氢醌 不得检出mg/kg
苯酚 不得检出mg/kg
pH值 5.5-7.5
【微生物指标】
表3 微生物指标
检验项目 指标
菌落总数 ≤1000 CFU/g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100 CFU/g
耐热大肠菌群 不得检出/g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g
铜绿假单胞菌 不得检出/g
【检验方法】
表4 检验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
卫生化学指标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汞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铅(以铅计)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铅的检验方法第二法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砷(以砷计)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砷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
pH值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pH的检验方法 稀释法
氢醌,苯酚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理化检验方法” 中氢醌、苯酚的检验方法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
微生物指标 菌落总数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耐热大肠菌群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微生物检验方法”
【使用方法】
清洁面部后,取适量本品涂于面部,轻轻打圈按摩至吸收。
注意事项:
1.请放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
2.避免让产品进入眼睛,如不慎入眼,请用大量清水清洗;
3.因人体体质差异,本品对少数人体有过敏反应,如有不适,请立即停用;
4.请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5.本品含水杨酸。
【贮存条件】
请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保质期】
本产品保质期为 3 年 标注格式为: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备注:标签或说明书中有关使用方法、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的标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